企业荣誉 | 山东华纳新能源荣获“2024中国储能行业十大卓越品质”奖

12月19-20日,由中国风光储网、绿电储能联盟和光储充换产业联盟联合举办的“2024第三届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大会&中国国际园区工厂配储大会”(简称:金砖储能论坛)在上海举行。大会邀请行业上下游企业、学者、专家及储能产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等共同就产业发展中战略与路径、热点与痛点问题开展对话、交流、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山东华纳新能源受邀参加此次盛会。 19日下午,在2024中国储能行业十大品牌颁奖仪式上,山东华纳新能源荣获“2024中国储能行业十大卓越品质”奖。 作为一家钠电核心材料企业,公司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推动钠电产业发展,通过自主研发实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突破,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多场景应用提供了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公司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持续创新的激励。 山东华纳新能源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耕钠电领域,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与服务水平,为储能行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企业荣誉 | 山东华纳新能源斩获“MBC·金锐奖 — 钠电行业年度创新产品”奖

11月28-29日,由马里亚纳携手旗下钠电行业子品牌-卓研钠电,共同举办的“MBC 2024(第二届)中国钠电产业年会暨第四届中国钠离子电池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苏州举行。大会以“谋新思变,聚势共赢”为主题,为期两天,围绕钠电材料、电池及应用等方向,将钠电「产学研用」各个领域专家们聚集起来,为其提供思想交锋、观点碰撞的平台。山东华纳新能源受邀参加此次盛会。 在28日晚举办的“MBC·金锐奖暨2024中国钠电行业年度优秀企业”颁奖典礼上,山东华纳新能源凭借优异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斩获“MBC·金锐奖 — 钠电行业年度创新产品”奖,销售总监孔纯亮代表企业领取奖项。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山东华纳新能源技术创新和研发实力的认可,也是对公司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可。 山东华纳新能源作为一家钠电核心材料研发企业,始终专注于钠电核心材料的研发,致力于技术创新,驱动钠电产业的持续发展。未来,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协同产业上下游,深挖钠电特性,解决钠电技术难题,提升产品性能,满足多领域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山东华纳新能源组织学习“艰苦卓绝的长征”专题讲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11月16日,以伟大的长征精神助力企业攻坚克难、爬坡迈坎为主题的“艰苦卓绝的长征”专题讲座在山东华纳新能源成功举办。 讲座邀请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局长薛庆超授课。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李蕾、山东华纳新能源董事长施乾平等领导参加活动。 薛庆超副局长是我国党史研究的专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造诣,在此次讲座中,薛庆超副局长以丰富的史实,展示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并把伟大的长征精神与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相结合,为企业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 大家聆听讲座后,纷纷表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企业和个人要坚定信念砥砺前行。在企业经营中要把伟大的长征精神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在逆境中寻找机遇,勇于突破,不断创新,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未来。
施乾平董事长受邀参加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

8月27日至29日,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于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峰会继续聚焦“跨国公司与中国”主题,并举办了开幕式及跨国公司发展论坛、跨国公司投资交流合作会、国家部委的政策闭门会、上合示范区专题推介会以及主宾省推介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并发布《跨国公司在中国》系列研究报告,希望持续为全国各省市与跨国公司深化合作搭建务实交流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商联合会监事长、山东华纳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施乾平受邀参加本届峰会。施乾平董事长表示以此次峰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各跨国公司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索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助力全球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电化学技术专家一行莅临山东华纳新能源参观交流

8月10日下午,澳大利亚科学院与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郭再萍院士,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长洲教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王凯研究员,浙江工业大学夏阳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张永起教授,以及钠离子电池项目技术合作方,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玉国研究员与辛森研究员等一行莅临山东华纳新能源参观考察。山东华纳新能源董事长施乾平,副总裁李稚殷、技术总监郭玉洁等热情接待并陪同参观。 在施乾平董事长的陪同下,郭再萍院士一行参观了山东华纳新能源年产500吨级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线,详细的了解了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情况。郭再萍院士对公司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给予了高度评价。 座谈会上,施乾平董事长与郭玉国研究员先后发表了欢迎辞,并与各位专家就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及材料工程化、钠离子电池组终端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后,郭再萍院士发表了总结发言,她表示,科研人员在做钠离子电池技术基础研究的同时,要着重关注产品工艺工程化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是对山东华纳新能源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以及市场开拓方面的认可,也为公司未来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更为坚定的信心与力量。未来,华纳新能源将继续致力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与创新,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为核心,力求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与进展,为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滕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刚一行莅临山东华纳新能源参观考察

6月7日下午,滕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刚,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主任崔波,滕州市能源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史德普一行莅临山东华纳新能源参观考察。山东华纳新能源董事长施乾平等领导热情接待并陪同参观。 在山东华纳新能源董事长施乾平的陪同下,周刚市长一行首先了解了山东华纳新能源的整体运营情况。随后一行领导进入了公司500吨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线生产车间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了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情况。周刚市长对公司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精湛的生产工艺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公司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表示赞赏。 座谈会上,施乾平董事长对周刚市长一行的到来再次表示热烈欢迎,并就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山东华纳新能源研发团队、公司自主研发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技术创新水平以及未来公司发展规划等议题同周刚市长一行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观看了滕州市市情宣传片后,周刚市长重点介绍了滕州市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并向施乾平董事长发出了热情邀请,希望他能前往滕州市进行实地调研,以进一步探讨合作机会,共同推动钠电产业的发展。 此次考察交流不仅加深了滕州市与山东华纳新能源之间的了解和互信,也为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进一步深入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聚焦层氧 深化差异丨山东华纳新能源应邀参加2024中国(山东)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

6月5日,2024(第四届)中国(山东)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展览会在济南开幕。大会以“聚焦储能发展,共创绿色未来”为主题,邀请了两院院士、专家学者,国内发电、电网、电力规划设计、储能投资建设、能源数字、综合能源服务、数字能源支撑服务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储能全产业链供应商、集成商及行业领军人物共700余人参加活动。山东华纳新能源技术总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玉洁博士受邀参加盛会。 在同期举办的“储能新技术应用”论坛上,郭博士发表了题为“钠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优化策略与发展趋势”主题演讲。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发展新型储能技术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郭博士深入剖析了钠离子电池作为新型储能技术的物理化学特性、资源优势以及其在低温和倍率性能上的卓越表现。其中,郭博士聚焦钠离子电池正极关键材料,分享了层状正极氧化物正极的研发突破和未来发展趋势。郭博士特别指出,钠离子电池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能源存储领域将会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钠离子电池优势:资源丰富 性能优异 郭博士表示,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供应链稳定等优势。与铅酸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有望逐步替代现有的铅酸电池市场。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尽管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略低于锂电池,但其倍率/低温性能的优势明显,能够解决新能源车在冬季续航里程下降的问题,展现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突破技术壁垒 实现层状氧化物正极性能提升 针对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面临的问题,研发团队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研发团队通过元素取代解决了高电压下的不可逆相变、氧析出以及空气稳定性差的问题。此外,通过构筑钠/空位无序结构显著提升了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以上创新性的解决策略,可实现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性能的全面提升。郭博士表示,依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深厚的研发实力和山东华纳新能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制备工艺,公司向市场推出的HP高功率型、MH中高能量型、HE高能量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研发的正极材料产品在高电压、低温、高温循环等方面表现优异。同时,团队紧密贴合市场端需求,持续深化产品的差异化性能,推动产品的快速迭代,为钠离子电池在储能、工程机械、启停电源等多场景应用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于产品性能 HP-1高功率型一代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高倍率 高电压 长循环 · 低电压2-4V循环3000圈容量保持率达到约90% · 高电压2-4.2V循环2000圈容量保持为85% · 倍率性能优异,15C保持率约为90% · 宽温域:-40℃保持率为80%;55℃高温循环稳定 HP-2高功率型二代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低成本 高倍率 高电压 长循环 · 相较于一代材料,HP二代材料成本降低了10% · 压实密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 保持优异的高电压、高温循环稳定性能 MH中高能量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低成本 高电压 长循环 · 克容量的发挥能够达到140mAh g-1 · 镍含量低于30%,有效降低产品成本 · 全电池测试,电压为4.1V时,没有产生明显相变,保证长循环稳定 HE高能量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高容量 长循环 · 克容量为160mAh g-1 · 能量密度与磷酸铁锂相接近 · 高电压无明显相变,确保长循环稳定 降本增效 加快钠电应用落地 郭博士表示,随着钠电在多个领域的应用试验落地,从实际市场应用情况出发,公司的产品开发策略将围绕降低度电成本、提高安全性能、深挖钠电特性三大方向开展。 首先,在降低成本方面,郭博士指出,通过减少镍等高成本过渡金属的使用,并引入成本较低的铁等元素替代,可以在保持电池性能的同时降低材料整体成本。此外,通过提高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提升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进而降低度电成本。郭博士还提到,尽管钠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相较于锂电池还有提升空间,但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可以不断提高循环寿命,进而降低电池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 安全性能的提升是钠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郭博士强调,在高电压下,由于在正极材料表面可能产生氧的自由基并与电解液发生反应,导致热失控,因此需要通过调整颗粒形貌、元素掺杂、表面痕量掺杂以及浓度梯度设计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提高钠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郭博士还提到,随着钠电技术在多样化场景的深入应用,其独特的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优势将被进一步挖掘。这些性能优势的深入探索将加速钠电技术在消费类电池、园林工具、工程机械以及高寒地区等场景的应用落地,加速钠电技术的广泛应用。 最后,郭博士表示,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公司致力于不断优化成本效益,通过扩大产能和加速前驱体产业布局,实现以量放价,同时不断增强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此外,山东华纳新能源将深化与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协作,携手推动钠电产业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为整个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增长动力。
山东华纳新能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持续赋能

5月31日,2024山东第二期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对接会在济南举行。本次大会由山东省能源局主办,济南市发展改革委承办,以“向新发力 向智而进 向绿而行”为主题,旨在首期推介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持续营造“近悦远来”强磁场,聚力构筑优质产业良栖地,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备受瞩目的《2024年第一批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推荐目录》在会上正式发布。山东华纳新能源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卓越表现和创新能力,成功入选推荐目录。此次入选不仅是对山东华纳新能源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制备工艺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的认可,也是对公司在推动钠电产业发展中所做出的成绩的高度肯定。 在专题推介环节中,山东华纳新能源副总裁李稚殷详细介绍了公司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线投产情况、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与应用,以及钠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前景。山东华纳新能源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核心材料赛道,深度聚焦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性能研发与创新,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开发了多款高性能、差异化产品。这些产品为钠电在高倍率、大功率、低温、长循环等多元化场景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同时,山东华纳新能源积极构建钠电产业链协同发展,与多家下游头部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应用,为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新能源产业正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引擎。山东华纳新能源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钠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公司将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品的创新步伐,推动钠离子电池在新能源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落地,为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共赴更加美好的新能源未来。
行业共话丨聚力前行 钠电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5月30日,“电动车绿色出行及电池应用高峰论坛”在CLNB2024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期间圆满落幕。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新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的关注与参与。 在圆桌对话环节,李稚殷副总裁就“不同视角下,钠电全产业链发展方向”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她从钠离子电池材料产业现状、优势、竞争力以及市场应用前景等多个维度,与在场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锂电与钠电:互补而非竞争 面对锂电材料价格的波动,李稚殷指出,钠电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和资源优势,将成为锂电的有力补充。她强调,尽管钠电在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上尚需进一步提升,但其发展速度已显著超越同期锂电,尤其在正极材料性能上取得了明显进步。李稚殷认为,钠电与锂电未来将形成互补关系,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而非全面替代和竞争。 钠电材料成本发展:有望进一步降低 从资源成本角度来看,钠资源的广泛分布和低成本获取是其一大优势。李稚殷预计,随着钠电材料逐步导入下游终端,其整体成本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大规模商业化之后的成本将显著低于锂电,保持其市场竞争力。同时,她也表示,未来钠电材料的价格波动情况,会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生产成本和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 层状氧化物钠电正极材料研发方向:降本增效是关键 李稚殷强调,未来层状氧化物钠电正极材料的研发应聚焦于降低度电成本和提高安全性能展开。通过提高容量、工作电压、压实密度以及循环稳定性,可以有效降低电芯成本。她指出,正极材料在电芯中占比较高,其克容量的提升对降低整体度电成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此外,她也强调了提升安全性能的重要性,认为抑制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的产气问题,是确保钠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关键。 层状氧化物钠电正极材料市场前景:差异化性能是核心 关于层状氧化物钠电正极材料未来市场应用前景,李稚殷表示,P2相和O3相正极材料性能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面向不同的应用市场,需要进一步挖掘钠电正极材料特性。从市场应用情况来看,层状氧化物钠电正极材料未来可深耕的市场应围绕需要差异化性能的场景,例如启动电源、UPS、基站、特种车辆、低速电动车以及A0级和A00级电动车等。这些市场对低温性能、倍率性能以及供应链安全和成本有特定需求。在这些市场中,层状氧化物钠电正极材料凭借其差异化特性,可以最大程度发挥钠电优势。 坚定信念 任重道远 最后,李稚殷说道:“随着2023年下半年行业低谷期的考验,我们见证了同仁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钠电行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山东华纳新能源在这一年多的探索中,不仅深化了对下游应用市场的理解,更明确了产品的研发方向,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信心。我们坚信,无论市场如何波动,坚持产品性能的卓越和对客户的优质服务始终是企业穿越周期、实现长远发展的不二法门。山东华纳新能源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内功的修炼和产品的精进,以最佳状态服务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材料研发解决方案,实现技术赋能。当前,钠电在多个应用领域的试验落地和市场导入已经初现成效。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内,钠电技术将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绽放光彩,实现全面开花,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我们也期待与各位伙伴携手前行,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在变革中创造辉煌,共同迎接钠电行业的光明未来。”
企业荣誉丨山东华纳新能源荣膺“2024钠电优质正极企业”奖

5月29日, 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以“智启双碳·绿动未来”为主题, 汇聚了来自全球的能源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共同探讨2024年能源行业的趋势与机遇。山东华纳新能源副总裁李稚殷受邀参加此次盛会。 在当晚举行的“SMM新能源产业30-60”颁奖典礼上,山东华纳新能源荣获“2024钠电优质正极企业” 奖,李稚殷副总裁代表企业领取了这一殊荣。 (图左9 山东华纳新能源副总裁李稚殷) 作为钠电核心材料研发企业,山东华纳新能源始终致力于以技术创新驱动钠电产业发展。公司凭借高效、安全、可靠的钠电正极材料产品,为钠离子电池在高倍率、大功率、低温等多元化场景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山东华纳新能源在产品研发实力方面优异表现的认可,也是对公司在推动钠电产业创新与发展方面所做贡献的肯定。 荣誉是认可,亦是前进的动力。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挑战与机遇,山东华纳新能源将持续加强技术创新,深化产品研发,以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同时,山东华纳新能源将携手各方伙伴,共同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国家早日实现“3060”双碳目标贡献力量。